查看原文
其他

作为班主任,大把的教育经验只剩下“一地鸡毛”,怎么破?

2016-09-18 田冰冰 人民教育


民小编说

当了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老师,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教学心得和“独门秘籍”。


不过真要说道说道的话,有的老师却觉得没什么好梳理的,几十年就是这么教下来的;有的老师认为自己积累的都是“不足为旁人道”,只是个人经验而已……


真是这样吗?如果我们把自己的教育故事、教育经验一点一点拾起来,会发生什么变化呢?


文 | 田冰冰


最重要的不是证书,而是曾经的教育思考


十年前,QQ聊天对话框里,有一位老师跟我说:“田老师,我不像你。我只爱扎扎实实、默默无闻地在班里实践,不喜欢通过文章来炫耀自己做过些什么。”

 

听完这话,我颇有一口鲜血喷在键盘上的感觉,然后就没有然后了。

 

我相信,有这样想法的老师不在少数。

 

我周围也有很多优秀的同事,他们对学生尽心尽力,对工作尽职尽责。他们不喜张扬,文笔好的也不怎么发表文章,班级管理经验丰富的也不互相交流。


事情做完了,就算成功了。活动搞完了,就算胜利了。


而我却认为,所有的东西都有着它自身的价值。今天的几份质量一般的简报、几张随手而拍的照片,记录着我们曾经耕耘过的教育历程,今天你觉得是垃圾素材的东西,明天可能会成为闪耀着你思想光辉的金子。每一个教育细节的材料,都有着它非凡的意义。教育不是到此为止,而是由此及彼。

 


我工作的第一个十年间,曾经是一个赛课型选手。当我工作调动到了重庆以后,有同事问我:“冰冰老师,你以前得过那么多赛课的奖,有没有教案或者反思能让我借鉴一下?”对不起,真的没有,我突然意识到除了十几张证书证明着我当时赛课的足迹,那些最宝贵的教学经验或思考,早已随着几次搬家而消失的无影无踪了。

 

恰恰,最重要的不是证书,而是曾经的教育思考。

 

来到重庆之后,在学校一位前辈的指点下,我开始有意识地积攒自己的家底。这些家底儿包括学生的成长照片、学生优秀作文,自己的优秀教案、随笔、个案研究等等。没想到,曾经觉得是微不足道的东西,竟然会有用武之地。


我积累了三年的、堆满了电子邮箱的全班学生优秀作文,竟然被一个编辑约着出了一本作文集,全班人人都有文章发表;
曾经写下的对一个问题学生的个案研究日志,在给《班主任之友》作封面人物的时候,整理拿来全文发表了;
在人教网新班主任研究室回答班主任的帖子,也被杂志拿去发表了几万字;
甚至在微信公众号上指导家庭作文教学的故事帖子,被《人民日报》评论部发现,还特地向我约稿……


这些接踵而至的小意外,慢慢成了生活中的常态。而反观这样的小意外,也带着一种必然。这个积累素材的过程,就为教师“物化成果”做好了基本的资料储备,也自然容易抓住匆匆而过的机遇。

 

每一位老师都要树立写作自信


如果说,刚才的举例都是美好的小惊喜,而十二年前的一次“大意外”,一下子点燃了我不断积累成果的热情。

 

2004年春天,我的原工作单位正在进行激励性评语比赛,我无意中看到同事家孩子的研究生毕业论文稿装订得很是规范美观,就把自己几学期积累的评语,用同样的方式,打印装订成几本薄薄的册子,供自己赏玩。

 

谁知道这几册一打印出来,在原同事当中很有市场。大伙儿在借鉴的同时还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提议。有同事说,还需要一些评语素材更实用;有同事说,要分分类便于查询……我就继续修改,继续把稿子一点点往厚里添。

 

暑假我突发奇想:能不能为我的书稿找到一个出版社呢?我拿到了大象和文心两个出版社的号码。大象婉拒了我,我不气馁,继续打文心出版社,得到了图书编辑部张主任的号码。

 


像我这样的毛遂自荐者,张主任也是第一次遇到。接下来就是近3个月时间漫长的等待。

 

当我等到耐心用尽,决心拿回我的书稿孤芳自赏时,在去郑州的火车上,我接到了张主任的电话,我的书稿在他们的选题会上通过了,我得到了出书的机会,且不是自费。想起当年,我在火车上笑意满怀,真是如范进中举般的兴奋。

 

而事实上,你知道吗,在当年出版这本书之前,我尚不曾发表过一篇豆腐块文章。

 

记得当时,我在我的笔记本上写下“心有多大,舞台就有多大”。其实,每一位老师都要树立这样的写作自信,不要小看了自己的土经验。小小的一本《小学生激励性评语600例》给我的启发就是:无所谓我们写作的起点在哪里,只要能够突破选题,坚守深挖,别人没有的东西我有,别人很少的东西我积累得更多,别人有很多的东西我更系统,这就是属于每一位教师独一无二的财富。

 

成果不是活动终了才去思考,成果的内涵和形式,恰恰是应该在学期开始就要精心思考和推敲的。


转换成果的多种方式


那么问题来了,什么可以率先成为我们的成果呢?

 

1
班级制度型成果


如果每带一届新班,总是从零开始,这是对过往经验的最大浪费。很多带班过程中的资料,都会为下一届班级管理积累可以沿用的素材。

 

上个学期,我布置了一次小小的作业,让孩子们写下自己在班级任职中的岗位管理标准。来自学生的管理经验,如果只把它当成一次普普通通的作业,它可能只剩下一次批改作业后的啧啧赞叹,但如果进一步统整梳理,以后再不断完善,就会成为一本值得推广的儿童班级岗位管理标准。我就是这样做的。


不要小看孩子们的智慧。例如,每天负责班级领读的“早读官”,他的岗位职责列举了两条,分别是:


1.一直批评不读的,不读的不会减少;坚持表扬读得认真的,认真读书的会越来越多。2.第一时间开始,以表扬为主,表扬同学可大声,提醒同学要小声。


这种趣味的管理标准,既洋溢着童趣,更展露着儿童的智慧。


这样小小的班级成果,无疑是有它独特价值的。既如此,年年都拿出来,在原有基础上修改积累,假以时日,一定会成为很实用的班级管理经验,也可以给新的班干部以启发,便于他们迁移。

 

2
保留项目型成果


特色班本课程,是班主任核心竞争力的体现。每一年,班主任选取班级特色实践活动中最精彩的一部分,通过不断完善保留下来,成为自己的金牌保留项目,也是独一无二的财富。


去年的三八妇女节,我们班的“创意礼物送妈妈”活动,精彩纷呈,孩子们创意十足。 今年,审视上次精彩活动背后存在的问题,我发起了轻松筹集梦想基金的活动,带动每一位家长参与其中。我还增设了“爱的打卡机”,让孩子们回到家里主动帮父母做事,并养成好习惯。


每一年都给保留项目增添一些崭新的元素,相信这样一年一年改善下去,项目会在逐步完善中丰富起来,班主任自然会拥有越来越多不同凡响的班级金牌实践项目。

 

3
教育故事型成果


不要小看了那些承载着我们教育生命的简报或者照片。今天只是移动客户端或者网络的一段寄语,回眸教育历程的时候,它就是承载着我们教育生活的时光轴。坚持记录这些教育故事,在基于现实生活的问题中,提炼可以移植的经验,打造个人教育故事库。在积累别人的故事和自己的故事中获得启示,陪伴学生共同成长。

 

如果能在积淀的故事库中,常常来一些二度反思,就更有意思了。咀嚼老的案例,提炼出来可以移植的土经验,可以用来滋养我们新的教育教学工作。如果能够看出老故事中存在的短板就更好了,因为恰恰是在这样的再思考中教师实现自我成长。

 

4
经验梳理型成果


很多经验如果你还没有能够讲清楚,说明你还没有想清楚。把发生了的教育实践活动中的特色经验加以整理,那也是富有个性化特色的班级经验梳理论文。


从猴子掰玉米——掰一个扔一个,到积极反思,积极沉淀,要充分认识到,教育写作不仅仅是为了交学校作业而付出的努力。

 

回顾写作之路,也让我强烈地感受到:教育工作需要不断地反思、不断地改进,这样才能不断地积累,否则经验永远都是处于零散的、缺乏整理和提升的状态。

 

很多事情的处理,可能都是凭着自己的经验、靠着自己的直觉。


你可能和我一样,常常会有自我感觉高妙的做法,事情处理完了之后,还暗暗自鸣得意。那就及时记录下来,留存住自己的精彩一幕,和别人分享自己成功的经验。


还要记得自我追问:我还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?怎样才是更科学的办法?拿出自己的真实故事,通过不同渠道,听听行内外朋友的建议经验。记录的过程、研磨文字的过程,就是一个不断修炼内功的过程。


自己才是自己最好的老师。班主任在不断对比中克服传统工作的强大惯性,盘点土经验,传递好声音,在不断陪伴学生、辐射他人成长的过程中,你一定会听到自己教育生命拔节的声音。

 

你不需要很厉害才开始,你要开始了才很厉害。共勉。

 

(作者单位系重庆市巴蜀小学)


微信编辑 | 苏杭

文章精选:

这样立班规,学生不烦了,班主任也不累了(有用没商量)

从“谋师谋班”走向“谋局谋势”,家长您准备好了吗?

【沙龙】名师支招!受够了“夹板气”的班主任,究竟该如何突围?

愿与你们真心相对(代表全天下老师给孩子的一封信)
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